《關於輔具的補充》
昨天的後彎小毛巾系列引起大家很多的共鳴,那今天就繼續來聊聊輔具。
我覺得任何的練習都可以讓我們去反思,我們練習的目的是什麼,了解了目的,有沒有用輔具都是在了解目的下的選擇。
簡單的劃分,瑜伽練習有陰陽之分,那輔具的練習也可以有陰陽之分。
如果我們在做陽瑜伽的練習,但因為身體有部分限制或受傷,無法主動的達到穩定安全的練習,這時候輔具的角色就是幫助我們達到穩定。
我曾經上過國外一個很喜歡的老師的課,她說到輔具的使用原則應該是:
「在符合需求的前提下,用得越少越好;而在允許的前提下,越快拿走越好。」
「Use it as less as possible and remove it as quick as possible.」
所以想清楚你的目的,如果在此前提下,能夠越依靠自己做到越好。
不過也要補充一下,特別是初學者容易抗拒輔具,我覺得也不是很恰當。
其實懂得退階練習跟正確的使用輔具,才是一個進階的練習者。
而我個人是不太使用輔具作為大幅加深動作幅度的工具。
另一方面,如果是在陰瑜伽甚至療癒瑜伽的練習中,如果我們想要的是被支持下的真正放鬆,那輔具的使用可能反而越多越好,有朋友的療癒修復瑜伽課,她都說是頭等艙等級的舒適,而在這邊的加深,其實不是外表動作的加深,而是修復療癒的加深。
所以,最後還是回到目的,聰明的選擇你的輔具,聰明的使用,讓你的練習能夠更圓滿,就是很好的瑜伽練習。
#關於輔具
#kensyogalife